全国服务热线:

15861139266

前照明vs背照明:机器视觉光源的不同选择,机器视觉培训,机器视觉学习,机器视觉2D培训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4:49:45 点击次数:3

在机器视觉技术中,照明方式对图像质量与检测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前照明和背照明是两种基本的照明技术,它们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光源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适用的场景。以下是对这两种照明方式的详细比较:


1.原理与光路

前照明(Front Lighting)

原理:光源与相机位于被测物体的同一侧,光线直接照射物体表面,反射后进入相机。

光路特点:

光线从物体正面投射,表面细节(如纹理、颜色、凹凸)的反射光被相机捕捉。

适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的特征,如划痕、印刷字符、颜色差异。

背照明(Back Lighting)

原理:光源位于被测物体背面,相机在物体正面接收透射或遮挡后的光线。

光路特点:

当物体遮挡光源时,形成高对比度的轮廓或阴影(如边缘、孔洞、透明物体内部结构)。

适用于检测物体的外形尺寸、边缘精度或透明/半透明物体的内部缺陷。


2. 适用场景

1740119958.png

3. 光源选择与设置

前照明

常用光源类型:

环形光源(均匀照射表面)

同轴光源(减少反光,适合高反光表面)

条形光源(定向突出纹理)

关键参数:

入射角度(低角度凸显凹凸,垂直角度减少阴影)

波长选择(如红色光增强金属对比度,蓝色光穿透薄膜)

背照明

常用光源类型:

背光板(均匀面光源,适合高精度尺寸测量)

平行背光源(减少光线散射,提升边缘锐度)

关键参数:

光源亮度(需穿透物体,特别是透明或半透明材料)

光源分布均匀性(以减少边缘测量误差)


4. 图像效果对比

微信截图_20250221140625.png


5. 实际应用中的权衡

前照明的局限性:

在具有高反光表面的物体(如镜面金属)上,容易产生光斑,需要配合偏振片或漫射板。

深色或吸光材料可能降低对比度。

背照明的局限性:

无法检测物体的表面细节(如颜色、文字)。

不适用于需要内部检测的不透明物体(需结合X射线等其他技术)。


6. 混合照明方案

在复杂场景中,可以结合两种照明方式:

例1:使用前照明检测透明药瓶的标签,并使用背照明检查瓶内异物。

例2:前照明用于检查PCB焊点质量,背照明用于测量焊盘位置精度。


总结

前照明:用于观察表面,适合揭示“有什么”(细节、颜色、纹理)。


背照明:用于观察轮廓,适合确定“是什么形状”(尺寸、边缘、透光结构)。

根据检测目标选择照明方式,并在必要时结合使用以满足更多需求。


立即咨询
  • 品质服务

    服务贴心周到

  • 快速响应

    全天24小时随时沟通

  • 专业服务

    授权率高,保密性强

  • 完善售后服务

    快速响应需求,及时性服务

直播课程
软件开发基础课程
上位机软件开发课
机器视觉软件开发课
专题课
联系方式
电话:15861139266
邮箱:75607082@qq.com
地址:苏州吴中区木渎镇尧峰路69号
关注我们

版权所有:江苏和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10314号-1

技术支持: 易动力网络